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去保護古建筑?
隨著時代的發展,很多古建筑都因為老舊而被拆掉。仿古建筑形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,廣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現代建筑材料或傳統建筑材料,對古建筑形式進行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再創造;狹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傳統建筑材料,在特定范圍內對古建筑的復原,嚴格講屬于文物修復范疇,本文所論及的只是廣義的仿古建筑形式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保護古建筑。甘肅古建筑
仿古建筑
一、增強公眾古建筑、仿古建筑保護意識。對于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應該讓廣大人民群眾都參與進來,成立專門的古建筑保護團體,宣傳我國傳統建筑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,使古建筑保護范圍中的人民群眾能配合政府部門,共同實現對古建筑歷史文化意義的保護。
二、古建筑、仿古建筑保護與新城市建設并駕齊驅。古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,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,不斷進行城市更新,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古建筑保護與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則,合理規劃古建筑保護范圍,在城市大規模改建過程中加強對古建筑本身及其周邊文化的保護,城市建設在總體上應該與古建筑的風格保持協調。
三、加強對古建筑、仿古建筑的維護。由于我國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,其主要損壞原因是木材的腐爛,定期對古建筑進行維修和修復十分重要。對古建筑的維護應該堅持原真性,即保持古建筑本身和它所代表的歷史性和美學性,仿照古代建筑風格,利用現代科技使古建筑維護過程中的環境。
四、加強對古建筑的消防防護工作。對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,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可能發生的概率,發生火災時盡可能地減少對建筑的損壞。加強對電源和火源的管理,對于古建筑內的供電系統設計應該把安全擺在第一位;根據不同的火災撲救需要設置并合理布局不同的消防器材;加大火災預防技術的應用,使用各種有效的探測報警系統。